事件梗概靠谱的股票配资平台
2024年4月,南京银行举行年度暨一季度业绩说明会。行长谢宁表示,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增长超预期,但财报显示其核心资本充足率持续下滑,逼近监管红线。同时,拨备覆盖率和拨贷比下降,个人银行业务首次亏损,营业成本激增。
南京银行以债券投资闻名,2024年债券牛市推动公允价值收益大增,但2025年一季度转为亏损,盈利依赖市场波动。此外,该行年内收到14张罚单,涉及虚假贸易背景、资金挪用等问题,风控短板暴露。高管薪酬与业绩不匹配也引发争议。
为应对挑战,南京银行调整组织架构,新增科创金融部、国际业务部,优化零售和财富管理业务,试图转型。
---
谢宁的“三座大山”:南京银行的2.59万亿狂飙与暗礁
南京银行行长谢宁最近有点忙。刚开完业绩发布会,亮出营收502亿、净利润增长超预期的成绩单,转头就得面对资本充足率跌破9%的尴尬。这家号称“债券之王”的城商行,资产规模冲到2.59万亿,可账本翻到后面,全是挠头的问题。
钱不够用了
最急的是核心资本充足率。从2022年的10.01%跌到今年一季度的8.89%,离监管划的8.5%安全线就差临门一脚。简单说,银行放贷就像开店进货,本金少了就得缩手缩脚。偏偏南京银行这两年贷款增速超过14%,个人贷款新增78亿,对公贷款更是猛增820亿。盘子越铺越大,底子却越来越薄。
拨备覆盖率也从397%降到335%,拨贷比逼近2.5%的监管下限。这相当于家里存粮快见底了,万一来场坏账风暴,抗风险能力就得打问号。更扎心的是个人银行业务——干了二十多年零售,2024年居然亏了12亿。原因很直白:利息收入涨了14%,但成本飙了43%,信用卡和储蓄业务简直成了吞金兽。
“债券之王”的过山车
南京银行早年靠债券交易发家,江湖人称“债市风向标”。2024年赶上债券牛市,73亿的公允价值收益直接把利润表拉出漂亮曲线。可惜好景不长,2025年开年就亏2亿,市场翻脸比翻书还快。
问题在于,这种收益全是账面上的数字游戏。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比18%,比杭州银行、宁波银行高出一截。说白了,利润全靠市场赏饭。牛市时盆满钵满,熊市时摔得鼻青脸肿。当年靠债券买卖碾压四大行的风光,如今成了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罚单里的老毛病
淮安分行虚增存贷被罚265万,泰州分行贷款挪用吃145万罚单……2024年14张罚单合计758万,暴露出南京银行的风控像条漏水的船。更离谱的是,淮安分行2020年就因同样问题挨过板子,四年后居然原样再犯。
高管薪酬倒是稳如泰山。职工监事戚梦然221万年薪,副行长哪怕业绩停滞照样拿230万。股东们看着年报里下滑的指标,再看看薪酬表,心里怕是五味杂陈。
拆东墙补西墙?
谢宁的应对之策是调架构:新设科创金融部、国际业务部,把零售信贷和财富管理业务拆得更细。方向没错,但转型就像给高速行驶的卡车换轮胎——资本充足率、债券依赖、风控漏洞这三座大山不搬开,油门踩得再猛也怕半路抛锚。
银行圈有句老话: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当2.59万亿的规模撞上8.89%的资本红线,南京银行的狂飙故事,或许到了重新算账的时候。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靠谱的股票配资平台,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金元速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